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5月3-6日在南京举行。大会围绕“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共设置了33个专题,进行了381个专题口头报告和90个学术墙报交流。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达良俊教授、常务副主任李俊祥教授、副主任蔡永立教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周小奇教授、张健教授、沈国春副教授、以及研究生等1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进行了学会新一轮选举,连任三届常务理事的达良俊教授被选为理事会监事,陈小勇、李俊祥、周旭辉三位教授新当选为理事。河口院李秀珍教授新当选常务理事,我校的理事会成员由上届的2人增至5人。
李俊祥教授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监测、模拟与评价”专题会场的召集人之一,并作题为“城市植物物候动态与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周小奇教授作题为“提高干旱胁迫下土壤甲烷氧化能力”的学术报告。
李俊祥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生毕星、黄玥、刘宇晗在研究生论坛“城市生态学分会场”,达良俊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赵坤、张希金在“流域生态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题分会场及研究生论坛“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分会场”,刘敏副教授课题组研究生孟紫琪在研究生论坛“生态遥感与应用分会场”分别作口头报告。毕星同学的报告《2003年上海市气温及其极端事件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获研究生优秀报告奖。
邓泓副教授课题组研究生蒋煜和武婧轩同学在大会期间进行了学术墙报展示。蒋煜同学的墙报《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转运及挥发气态单质汞的影响》被评为优秀墙报。
图文:黄玥、李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