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创绿·城市未来”——“2024年上海科技节”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暨城市生态与环境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第2期开学典礼顺利举办

       2024年5月25日,以“青春创绿·城市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上海科技节”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第2期开学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成功举办。活动当天,共有130名学生参加,包括来及全市57所中学的实践工作站学员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感兴趣的中学生。

合影留念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嵇渭萍,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雪初教授、副主任张秋卓教授,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玉洁,以及实践工作站指导老师代表,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上海市松江区立达中学4个实践点教师代表现场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由实践工作站站长邓泓副教授主持。

实践工作站站长邓泓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嵇渭萍为活动致辞。她对实践工作站学员和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用“创新”、“成长”、“责任”三个词表达对青少年的希望,同时预祝学员们在这里收获一段难忘的科创实践学习经历。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嵇渭萍致辞

本次活动也是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科技节”公众开放日活动,主任陈雪初教授介绍重点实验室作为省部级科研平台,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教育科普基地、上海市自然教育基地,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高度重视科学普及,除每年开展“全国科技周”“上海科技节”等大型主题科普活动以外,还积极探索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开设青少年生态环境科创课程。重点实验室作为实践工作站依托单位之一,也将继续深化科普工作,多措并举关心青少年成长。

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雪初教授介绍重点实验室_副本.jpg


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雪初教授介绍重点实验室

作站站长邓泓副教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工作站概况、科创课题和课程安排。她用一颗掉落在绿篱深处的田菁种子突破黑暗向阳而生的故事鼓励同学们,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坚持向上,有一天能够突破障碍,沐浴在成功的阳光下。期望同学们在科创学习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提问、学会思考。

工作站站长邓泓副教授对工作站进行介绍_副本.jpg

工作站站长邓泓副教授对工作站进行介绍

2023年实践工作站共有10位同学获评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优秀学生。现场邀请市园科院韩玉洁副院长和上海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秋卓教授为到场的8位同学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秀学员代表周子恒同学分享了他在站期间的学习过程、收获与感想。他表示进入实践工作站的学习让他学会站在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去研究他所热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他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想“去感受、去学习、去热爱”,与在场的同学们共勉。

                                         为2023年度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_副本.jpg

为2023年度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学员周子恒同学作经验分享

新活力,新开端,新仪式。邀请实践工作站教师代表现场从120名学员证中抽取8名学员,并为他们佩戴学员证。工作站总顾问、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上海自然教育总校副校长达良俊教授在线为学员们寄语,他建议青少年多多关心我们的城市,关注国际生态环境热点问题,更好的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同时他告诫青少年不要仅仅满足于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要用心去培养和塑造自己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这样才能成为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一代青年。

为2024年学员代表颁发学员证

工作站顾问、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上海自然教育总校副校长达良俊教授线上寄语.jpg

工作站顾问、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上海自然教育总校副校长达良俊教授线上寄语

前沿科学讲座

开幕式结束后,活动邀请到复旦大学赵斌教授和我院王嵘教授分别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讲座。赵斌教授以“颠覆传统:AI赋能下的创造力与思维方式”为题,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对创造力和思维方式的深远影响。他指出AI的出现并非是要取代人类的创造力,而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它促进了知识的大融合,拓宽了思维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创造力。AI时代知识发现是一种全新学习过程,他鼓励学生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积极拥抱新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AI赋能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赵斌教授做人工智能主题讲座

为什么自然森林可以自我维持,而我们人工构建的绿地系统却离不开人类的呵护?”“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王嵘教授通过深入浅出和幽默的讲解方式,从我们人类餐桌的食物开始讲起,带领大家走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世界,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他结合自己20年的研究,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生动案例,深入剖析了大自然中物种间的复杂关系,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共同编织着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维持着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他强调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关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更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保护的关键是构建自我维持生态系统,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开自然的面纱,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到对生态科学的探索中,去发现、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和价值,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贡献力量。

王嵘教授做生物多样性主题讲座

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必要的一堂课。下午,王娟工程师给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实验室的危险源、实验室常见事故介绍与分析、以及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等。

王娟工程师为同学们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

科学探索实践:揭秘自然奥秘,体验生态科学之旅

活动精心安排了5个科学实践让同学们进行体验,包括河流水环境调查、浮游生物采样及观察、城市植物生态调查、低温胁迫与植物响应以及秸秆生物炭的制备与应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投身到各个探索活动中,表现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学习了透明度、溶解氧、pH等水质指标的含义及其在水环境调查中的意义后,他们利用工具和便携式设备对樱桃河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初步评价,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城市水环境带来的影响。面对显微镜下微观世界,他们对一滴水中尽然存在如此多样的浮游生命惊叹不已,激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在校园生态岛近自然林,他们认识了上海的乡土植物,学习了开展植物生态调查的方法,理解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测定低温胁迫后植物细胞电导率变化,他们学习了植物如何响应和适应不利的生存环境,理解自然选择中的生存策略。当看到日常丢弃的秸秆竟然也能变废为宝成为优良的种植基质时,他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点石成金”的魅力。同学们在通过近距离接触科研活动,亲身感受科学奥妙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究的无限乐趣。

  5.jpg

樱桃河水环境调查,探寻城市河流健康的答案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采集浮游生物,细心观察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

3.jpg

聆听乡土植物的故事,学习植物调查方法学习和体验秸秆变废为宝的技术

2.jpg

聆听乡土植物的故事,学习植物调查方法

4.jpg

研究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电导率的变化

自此为期一天的活动结束,也为今后即将开展的科创研究课程拉开了序幕。实践工作站将充分利用学院、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持续探索创新打造更为完善的科创研究体系,在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研究实践平台的同时,为推动生态环境科学普及贡献力量。